2023年全国高考已经顺利结束,考生们在经过十年的寒窗苦读后,终于迎来了填报志愿的时刻。在这个关键的时刻,互联网各个大厂纷纷给出了自家的志愿填报助手,只要输入分数,就能推荐出各个院校的录取概率。
这些助手是不是靠谱?考生们该不该把十年苦读的心血,交给AI来做选择?
根据统计数据显示,2023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为1291万人,再创历史新高,志愿填报就成了至关重要的一环,民间甚至有这样一种说法:三分靠考、七分靠报,报志愿的重要性对孩子未来的影响可见一斑。
2023年,高考志愿填报市场付费规模预计达到9.5亿元,随着ChatGPT的兴起和火热,各个大厂纷纷推出各自的大模型,用大量的往年填报数据训练机器人,对志愿填报进行分析和预测,企图在这片蓝海中瓜分一部分市场。
然而,AI是通过历史数据进行训练的,对未来行为的行为和判断,其准确性不可评估,它可以分析模式和趋势,然后基于这些数据提供可能的输出,但这并不等同于预测未来。
其次,各个平台填报助手输入相同的分数,给出的结果却不相同,甚至相距甚远。说明输入的训练数据对AI结果有很大影响。如果考生偏听一家之言,可导致严重后果,甚至悔恨终生。
经过对几个大厂的志愿助手进行模拟填报和分析后发现,输入所在地区、分数及文理科后,软件首页立即出现了一些热门院校的填报预测,分为“可冲击”,“较稳妥”,“可保底”三个档次,并给出相应的概率,然而想查看更多推荐院校或一键生成填报志愿表,则需要98元开通VIP,如果需要专家指导,则需要加购50元。有家长表示,尽管开通了VIP,生成的志愿表却不尽如人意,购买之后更让人头疼,购买限制及提示条款很多,让人并不敢相信其分析的内容。
在这个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,AI无疑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。但是,我们也需要明白,无论技术如何发展,人的主观判断和选择始终是不可或缺的。因此,对于AI填报志愿助手,我们应该理性看待,既要看到它的优点,也要看到它的局限性,既要利用它,也要防止被它误导。
最后,我们希望每一位考生都能在人生的十字路口,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,步入理想的大学,实现自己的梦想。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qim13.com/1093.html